图片新闻
  • 热点文章
媒体看师大
  

今晚报 | 唱响好儿歌 需要好传播


发布时间:2023-07-12

今年上半年,“挖呀挖”儿歌成为“洗脑”网络神曲。许多网友评价说,这首儿歌“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太幼稚了,但对成年人就刚刚好”。也有人认为,这首儿歌虽然旋律活泼可爱,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内容上显得乏善可陈。

人们喜欢怎样的儿歌?优秀的儿歌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如何才能让优秀儿歌广为传唱?我们发起了一项主题调查,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6份。全部受访者中,男性占46.41%,女性占53.59%;在年龄分布方面,19岁至35岁占39.22%,36岁至50岁占36.60%,66岁及以上占20.92%,其他年龄段占比偏低。

口耳相传不可靠

年轻妈妈小黄是跟着月嫂学习如何用儿歌吸引宝宝注意力的,月嫂离开后,她脑子里的“儿歌库”并未扩充,来来回回能给孩子唱的就那几首。小黄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姥姥给自己唱的儿歌,印象深刻的只有像小鼓点一样的节奏和零零散散的歌词了。

小黄向妈妈询问:“小老鼠上灯台”后头的词儿应该是什么?妈妈愣了一下,反问:你怎么听过这个呢?那是多老的儿歌了?我也记不清了。小黄忽然意识到:自己小时候还可以听姥姥唱儿歌,而宝宝却很难再从姥姥口中听到传统儿歌了;等到自己当了奶奶,能给孩子唱的,也不再是当年姥姥口中的儿歌了。

小黄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一些本土儿歌的文本,但是她总觉得只有语句而没有旋律的儿歌,唱出来是不准确的。“要是有老年人录的儿歌音频、视频就太好了!”她这样感慨。

津味儿歌难忘怀

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传统儿歌,至今仍扎根在受访者们的心底。72.55%的受访者能够记忆、传唱10首以内的天津传统儿歌,8.50%的受访者对天津传统儿歌的掌握能达到11首以上;也有近两成(18.95%)受访者对天津传统儿歌基本没有印象。

对于传承传统儿歌、传播民俗文化的意义,63.40%的受访者重视“丰富儿童娱乐”的功能性,56.21%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增添生活趣味”,47.06%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保护民俗文化”,此外“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对民间历史的一种讲述与传承”“保护地方口语”“增加文化多样性”的占比也为四成左右。虽然民间儿歌在居民心中的功能性优于其文化价值,但不少受访者对本土儿歌的历史、地域文化属性有或多或少的认识。

传承传统有难度

居民对传统儿歌的认知虽然在不断深入,但这并不等于儿童越来越亲近传统儿歌。62.75%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儿童对传统儿歌感觉陌生和疏远了,16.99%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儿童和过去的儿童一样了解传统儿歌,认为现在的儿童更好奇或熟悉传统儿歌的受访者仅占两成(20.26%)。

传统儿歌与儿童生活和知识储备渐行渐远的原因是什么?70.08%的受访者认为方言儿歌正在淡出流行文化,55.12%的受访者认为家长自身对传统儿歌不够熟悉,47.24%的受访者认为儿童教育功利化的倾向要负一定的责任。此外,亲子活动形式的丰富与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方言儿歌类音像制品的缺乏,都被不少受访者提及。

在家庭内部,由家长或长辈向儿童传授儿歌的习俗正随着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的更新而改变。对于家庭内部儿歌的教育传承现状,感到满意(20.93%)的受访者和感到不满(22.21%)的受访者占比较为接近,56.86%的受访者认为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较大,效果各有不同。

音乐带来好“笑果”

万象城在线,万象城(中国)文学院林霆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歌需要鲜明的音乐性,传统儿歌往往在该领域表现突出,其受儿童欢迎的程度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

可能有些父母会认为传统儿歌内容落后、缺乏教育意义,但却忽略了儿歌的重要品质——好玩儿,即由节奏感所激发出来的快乐。林霆举例说:一些传统儿歌喜欢“数数”,比如老人抱着幼儿的时候会念“数一数二数老张,老张媳妇儿会打枪,枪对枪、杆儿对杆儿,不多不少十六点儿”之类的歌谣,在唱儿歌的过程中有节奏地指点成人和幼儿的脚丫进行亲子互动,儿歌本身的内容没什么逻辑可言,也没有明确的意义,就是节奏感极强。像这样的儿歌,无论重复多少遍,孩子都会期待最后一个字的出现,一旦听到“十六点儿”就会“咯咯咯”地笑个不停。林霆建议年轻的家长不妨尝试一下,感受儿歌的节奏感为幼儿带来的神奇“笑果”。

如何提升传唱度

在幼教行业工作多年的赵老师介绍说:儿歌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教师一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指导其学习儿歌。相较而言,家长们往往对儿歌教育关注度不高,也缺乏深入了解儿歌教学的热情。在教学中,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较于“新儿歌”,经典的“老儿歌”《小兔乖乖》《两只老虎》《数鸭子》往往更受小朋友的喜爱。

今年全网掀起的“挖呀挖”热潮,同样引发了教师群体的关注。赵老师认为这首儿歌内容简单、朗朗上口、节奏性较强,所以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和传唱。对于幼儿园播放流行音乐的现象,她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如果幼儿教师觉得儿歌、歌曲本身有教育意义就可以教授给孩子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进行筛选,不可以不加选择地使用、滥用流行音乐。”

不能只有“挖呀挖”

对于全网走红的“挖呀挖”儿歌,81.05%的受访者听说过或者有一定了解,18.95%的受访者从未听说过。设置满分分值为5时,知悉该儿歌的受访者为其打分均值为3.22。均值分析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这首儿歌本身的接受度良好,但给出最高分的受访者占比偏低。受访者希望流行的儿歌能够具备更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小朋友接触儿歌的途径方面,幼儿园老师领唱和幼儿园广播播放的占比均高于音视频传播和老年人哼唱教授,电视节目、家长传授以及游乐设施的伴奏也较为常见。

对于幼儿园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儿歌开展教育的现状,67.98%的受访者的态度是基本满意,也有32.02%的受访者表示不满。

好儿歌去哪儿了

调查显示,11.39%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适合幼儿学习的儿歌数量非常多,37.97%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多;48.11%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适合幼儿学习的儿歌比较少,2.53%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少。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挖呀挖”儿歌走红的现象说明好听的儿歌太少了;约六成受访者认为短视频儿歌作品走红,只能说明追捧儿歌的是成年人、网友缺少耐心领悟深刻严肃的文艺作品、成年人对儿歌的了解和关注太少;超五成受访者认为,虽然小朋友们仍然对儿歌兴趣浓厚,但整体而言,现在的儿歌不如过去的儿歌优秀。

新作质量不理想

除了很多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儿歌中质量高、传唱度高的新作太少,缺少新时代的儿歌佳作名篇之外,人们对一些儿歌新作品中网络流行语过多也表示不满,认为这样的儿歌无法达到启迪智慧、提升素养的效果。四成左右受访者认为当前一些儿歌作品的想象力受到了成年人思想的局限,在立意方面也落后于当代儿童所具备的认知与视野水平;三成多受访者认为一些比较流行的儿歌有过度成人化的嫌疑,常常存在逻辑和常识方面的谬误;部分受访者关注到优质的儿歌不一定容易推广,反而是劣质的儿歌更有市场、更容易出现泛滥成灾的现象。

“韵”“味”决定传唱度

林霆表示:儿歌,是人类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文学体裁。儿歌的样式非常多样,除了常见的形式以外,摇篮曲、数数歌、绕口令等都属于儿歌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极富韵律、有节奏感、篇幅短小,内容简单且有趣味,适合儿童聆听和吟唱。儿歌的主要作用是以歌谣的形式向孩子传递一些基本的知识、道德感和良好的习惯。

“儿歌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母歌,是成人唱给儿童听的;另一类是儿戏,是儿童自己边游戏边唱诵的。无论是过去流传的儿歌还是当下流行的儿歌,母歌所占的比例往往是最高的,因为幼儿无法自行阅读,只能靠成人的讲述方能习得。总体来说,我们的儿歌作品在数量上并不匮乏,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出大量新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真正优秀的作品、能广为传唱的精品仍是少数。”林霆介绍说,儿歌创作看似简单,实则很有难度,它要求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站在儿童“万物有灵”的视角,将简单的知识、信息准确传递出来;同时,优秀的儿歌作品又必须要有很强的趣味性和韵律感。与儿歌的内容、形式、教育意义相比,趣味性和节奏感才是决定儿歌能否广泛传唱、深受儿童喜爱的关键要素。

林霆认为,当今时代,儿歌的传播和推广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80后”“90后”家长比他们的父辈更加习惯使用电子设备,但考虑到儿童视力发育等问题,家长们往往采用纸质版图书与电子设备相互辅助的方式向儿童传授儿歌。在技术革命的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儿歌旨在营造亲子关系,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愉悦感,并在反复诵读吟唱中教会孩子有关世界的基本知识、传递健康积极价值观等方面始终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来源:今晚报 2023年7月12日 12版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