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热点文章
媒体看师大
  

中国教育报 | 努力搭建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


发布时间:2024-11-18


努力搭建语言互通、理解互信、文明互鉴之桥
——习近平主席致2024世界中文大会贺信为开展好国际中文教育凝聚共识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在与会嘉宾和教育系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将牢记嘱托,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联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识,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勇担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使命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表达了中国对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增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殷切期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

“山东大学作为首批承建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立足文史见长、学科齐全的优势,深入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培育适应海外需求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任友群说,山东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继续深化与中外合作伙伴的交流协作,同向同行、群策群力,做语言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交流的促进者和增进友谊的使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创新数智化国际中文教育举措,助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格局。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饱含了对所有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的期许和勉励,是对孔子学院成立20年来工作成绩的高度肯定。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合作建设的23所孔子学院的中外人士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表示,北外是目前我国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以孔子学院品牌创立20周年为新的起点,推动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绘就中外教育人文交流新蓝图,续写孔子学院建设新篇章。学校将发挥23所孔子学院和101种外国语言专业的集成优势,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主席强调,国际中文教育广受欢迎,彰显了开放包容的魅力,展现了互学互鉴的价值,体现着合作共赢的精神,凝结着中外人士共同的心血。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一直秉承语言报国、文化兴国的初心。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表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国际中文人才。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立意高远,内涵深刻,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丁安琪看来,国际中文教育如同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播四海的桥梁,让世界领略汉字之美、诗词之韵。国际中文教育也是加强国际交流的有力工具,能够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友好往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

“展望未来,我们一方面将加强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开发优质数智资源,使国际中文教育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同时,也要和各国教育机构深入合作,让中文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持续助力。”丁安琪说。

携手搭建互通互信互鉴桥梁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希望世界中文大会坚持守正创新,加强联通融合,凝聚各方共识,努力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是对全球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学习者的充分肯定,是对孔子学院20年建设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世界中文大会品牌建设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从事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教师、志愿者,各国同行伙伴们,为增进中外友谊、互学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共同走上了和衷共济、荣辱与共、合作共赢的‘汉语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将以习近平主席贺信精神为指引,做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学术智囊和坚定行动伙伴,为中外人士搭建更宽更广的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钟英华说。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激荡起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对搭建互通互信互鉴桥梁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在世界中文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南京大学教授、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曹贤文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他认为,国际中文教育是最能彰显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一门国际性学科。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聚集更多同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孔子学院建设发展,合力推动海内外中文教育协同合作、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中文及中文教育理论、方法和标准成为国际公共产品,让中文成为联通中外民心、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彩虹之桥。”曹贤文说。

来源:2024年11月16日 中国教育报 第1版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11/16/content_144740_17994872.htm


关闭

快速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邮政编码:300387      
津ICP备09008453号-1|津教备0385号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560号|事业单位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