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重视大学生思想引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绩显著。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忠诚热爱教育事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真务实、爱岗敬业、传播知识、塑造新人的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王雪超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王雪超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名年轻教师。他的课堂十分火爆,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 “超哥”,大家说“得师如此,不枉大学”。
接地气、爱“找事”的超哥
王雪超老师的教学幽默又不失深度,内容信息量大又有新意。课堂上,他用主旋律话语创新点评影视剧,用童年趣事谈厕所革命,用freestyle串讲内容重点……“作为一个理科生,没想到上大学以来听得最认真的竟然是一门思政课。”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如是说。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多同学表示准备带着专业课作业来上课,结果不由自主地被他幽默的授课方式所吸引。
他的课堂充满时代感,又“生活味”十足。“超哥时评”是他的课堂特色环节。每节课前十分钟是他的“找事”时间,家事国事天下事,大事小事身边事,他会找各种热点、焦点问题到课堂上去谈,十九大、中美贸易战、电视剧《破冰行动》……有时上午刚报道的新闻,下午他就在课堂上分析。6年来,“超哥时评”累计与学生们互动了上千个时事热点话题。
不按套路讲课的“问题”教师
内容老套、照本宣科是学生抱怨思政课的顽症。入职以来,王雪超老师不断摸索“问题教学法”,以疑点问题不敷衍、热点问题不遗漏、敏感问题不回避为原则,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课程的重点、难点,社会和学界的热点、焦点,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有机结合,凝练成系列问题。比如讲到“五四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时,设计成“为什么要批判儒家思想”“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选择其它主义”“西方国家为什么不选择马克思主义”“今天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等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既有历史回顾,也有现实关怀,既有中国问题,也有国际视野。2017年3月14日《天津日报》头版对他讲授的“殖民化程度与现代化程度成正比的命题成立吗”一课进行了宣传报道。
把理论讲活的故事高手
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该是讲故事的高手。王雪超老师讲故事的最大特点是以故事导入问题,在问题中融入故事。讲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故事,他认为选故事应分三个层次:重要事件或人物重评价,在价值判断中消除疑惑,抵制错误思潮;一般事件或人物故事重典型,寻找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新鲜感;个人故事重共鸣,通过教师个人经历,引发情感共鸣。比如在讲“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时,他选取了袁世凯、黎元洪、阿Q三个分别代表当时高层官僚、中层军官和底层百姓的人物故事,引出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结论,达到了化繁就简、通俗易懂的课堂效果。
善于网络发声的思政工作者
2016年,王雪超老师设立了微信公众号“超哥有话说”,把课堂上来不及讲的时事以短评形式推送给学生,“写在高考日”“我的返乡笔记”“圣诞节过不过?”……一篇篇对社会热点的深刻分析,总能引发学生们的热烈讨论。目前,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超5000人,遍布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不乏其他省市高校的思政课教师。
因教学成效突出,近年来他被辽宁省、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天津本地多所高校邀请就教改做了经验介绍。2017年3月22日,《天津教育报》头版以“得师如此,不枉大学——记万象城在线,万象城(中国)思政课教师王雪超”为题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2018年1月4日,《人民日报》“立德树人 担起时代责任——天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纪实”对他的教学作了如下报道:“在万象城在线,万象城(中国),学生们对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王雪超的评价高得惊人:他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政课,常常需要‘抢’座位。王雪超说,上好思政课靠的都是‘笨’功夫。学生们看到的是他45分钟的一节课,学生们看不到的是他背后450分钟的教学准备。”2019年7月11日,《光明日报》以标题《伏案四百分钟只为一堂思政课》对王雪超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上课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我爱思政课,也爱上思政课,我的目标是让学生也爱上思政课。”王雪超如是说。